2 原理分析 2.1 负荷点故障类型的分类 本文是基于故障枚举思想,并利用遍历技术而发展成的一种可靠性评估方法。由各种枚举故障所引起的所有负荷点的故障类型是可靠性评估的核心,而遍历技术是确定负荷点故障类型的手段。 任何故障事件(主要考虑线路、变压器和断路器等元件故障及其组合元件故障)发生后,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将负荷点分成6类:a类故障事件发生后开关正确动作不受故障影响;b类故障时间为自动隔离操作时间;c类故障时间为人工隔离操作时间;d类故障时间为切换操作时间;e类故障时间为人工隔离操作时间+切换操作时间;f类故障时间为元件修复时间。 2.2 负荷点故障类型的确定 图1为一包含自动隔离开关、手动隔离开关、断路器、联络开关和切换操作开关的复杂辐射状配电网示意图,其支路编号与该支路的后端节点号一致。下面以图中箭头所指向的支路16为故障对象,对系统负荷点的故障类型做一简要分析。 (1)确定故障的影响范围 当网络中支路16中的元件发生故障后,以该元件所在支路的表示节点为起点,顺序向后搜索父节点,直到首次出现断路器B2为止。则该馈线上断路器前的负荷点分别为b类、c类、d类、e类或f类(其类型的具体确定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而其它负荷点(包括该馈线上动作断路器后的负荷点和其它馈线上的所有负荷点)为a类,即正常负荷点。 (2)确定隔离开关的动作及其影响范围 当某一元件发生故障,断路器动作后,需要找到相应的隔离开关,将故障隔离起来,以便进行修复。本部分用广度优先遍历搜索法确定隔离开关的动作,为下一步确定负荷点的故障类型打下基础。其基本思想是:当支路16发生故障后,依次遍历搜索其相邻节点,当遇到隔离开关(或线路分段器)或达到线路末端时便终止该方向的搜索。进行可靠性计算时,先求出故障元件的1度节点(节点15、16),并根据节点属性判断是否遇到隔离开关。如果遇到隔离开关,则终止该方向的搜索,否则继续搜索故障元件的2度节点(节点26),并判断是否遇到隔离开关。如果遇到,则终止该方向的搜索,否则继续搜索其3度节点,直到该故障元件向任一方向都遍历到隔离开关或线路末端时才停止搜索。尽管节点14属于2度节点,但它的相应节点属性有隔离开关存在,所以不计入遍历范围。显然,遍历到的节点集(节点15、16、26记为 f)均为f类节点。 (3)形成各分块故障区 当系统中某一元件发生故障并被隔离后,系统可形成许多以动作断路器或隔离节点为根节点的分块故障区。动作断路器B2与所搜索到的隔离开关S2之间的区域为后向故障恢复区;所搜索到的各隔离开关S3和S7之前的区域(节点17~21、27~29)均为前向故障恢复区; f 所对应的区域为故障修复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