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_电工技术-电工最常见电路

移动通信基站的雷害与防护(2)

时间:2016-09-07 08:58来源:未知 作者:y930712 点击:
1.3 供电线路引入雷害 市区以外的移动通信基站使用的供电线路大多采用架空明线。试验表明,雷电频谱在几十MHz以下频域,主要能量集中分布在工频附近

1.3 供电线路引入雷害
市区以外的移动通信基站使用的供电线路大多采用架空明线。试验表明,雷电频谱在几十MHz以下频域,主要能量集中分布在工频附近。因此,雷电与市电相耦合的概率很高。
尽管按YD2011-93规范,市电引入机房前采取部分地理,有些基站的开关电源安装了电源避雷器,但通过电源线路引入的雷害仍占全部雷害的绝大多数。
据广东移动通信公司对1997年雷害事故统计,在全部雷害事故中,从电源线路引入的占80%以上。
1.4 地电位反击引入雷害
在移动通信系统建设中,将许多郊县站建在邮电支局内或邮电系统外单位的院内或楼顶上。按YDJ26-89和YD20ll-93设计规范,支局和基站在基建时各自都已采取了共地措施,由于两者不是同期建设,因此形成了许多一个局(站)内两个地网的现象,受地理环境所限,两个地网之间相距很近,从此留下了地电位反击的隐患。
以北京某支局为例:自1996年无线局在支局内建移动通信基站以来,支局交换机、光端机两年内遭3次雷击(基站设备无损坏),而在此之前从未有过雷击历史。现场勘察发现:基站铁塔(塔高65m)防雷地和移动机房保护地、交直流工作地之间已实现共地(地阻<40Ω。支局建筑物(3层楼房)地和交换机房保护地、交直流工作地之间也已实现共地(地阻<1Ω)。两个地网之间最近处相距仅2m且未做任何连接(基站和支局共用一组电源)。对雷击事故分析后认为:在建基站前,由于支局内最高建筑物不足20m,因此几年中没有落雷史。建移动基站后,高65m的铁塔是周围最高的目标。当铁塔避雷针引雷入地时,使铁塔防雷地电位瞬间升高,由于基站实现共地,故基站设备无损坏;而仅2m相隔的基站地网和支局地网间却产生了很高的电位差,因此形成支局地电位反击,造成支局设备损坏。
2 防护措施
除了按YDJ26-89和YD20ll-93规范做好联合接地和采取均压等措施以外,建议利用现代防雷技术对雷害进行综合治理,系统防护,具体方法如下:
2.1 用新型避雷针消除传统避雷针的副作用
传统避雷针的副作用——二次雷击效应集中反映在感应磁场强度上。感应磁场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入地雷电流的前沿陡度(di/dt)的大小。
既能保持传统避雷针的优点——避免直击雷,又能抑制感应雷的新型避雷针已经通过邮电部部级鉴定。经国家避雷器检测中心检测,这种新型避雷针可将入地雷电流的前沿陡度衰减至百分之一以下。使用这种新型避雷针即可将二次雷击效应减小到最低程度,为其它防护措施减小压力。
2.2 安装天馈避雷器
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除了MOTOROLA系统安装了天馈避雷器以外,其它系统尚未采用天馈防护措施。实践证明,安装天馈避雷器的MOTOROLA系统从未发生收发信机被雷击坏事故,而其它系统都有过收发信机遭雷击的事故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